2025年10月23日至26日,2023级播音班学生在成越洋、张丽、吴胜老师带领下,奔赴四川昭化古镇,开展了“寻韵昭化·青年新声”历史文化名城非遗传承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引导学生以专业视角挖掘古城文化价值,用声音与影像助力传统文化活态传承。
昭化古镇作为蜀道的重要驿站,保存着部分汉代文物、完整的明清古建与三国文化遗存。选择此地,正是看中其“活态博物馆”特质:丰富的民俗表演、地道的川北乡音、鲜活的市井生活,为创作提供了多元素材。这里既是文化课堂,更是专业实践的绝佳舞台。
本次调研活动聚焦“传统文化的创意表现”与“采编播一体化”的能力提升。同学们分为六个调研小组,前期进行了历史文献搜集整理并制定了详细的拍摄方案。通过短片创作、音频制作等任务,强化学生的史料分析、叙事创意、采访与团队协作等多种能力的综合提升。同学们策划的视听作品涵盖了纪录片、人物访谈、剧情片等多种类型,活动旨在打破课堂边界,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培养新闻敏感与文化理解力,为成长为全媒体型播音人才奠定基础。
在调研拍摄过程中,团队成员冒雨拍摄外景,最佳镜头蹲守数小时,每日召开复盘会至深夜,这种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成为圆满完成调研任务的重要保障。成越洋、张丽、吴胜老师三位老师全程跟进每个小组的调研计划和拍摄工作,每天组织同学们召开工作复盘会,将实践案例即时转化为教学素材。
在青石板路与千年柏影间,师生们用声音丈量历史,以镜头记录文化,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成熟的视频和音频作品,更深化了对职业的认知。有同学说“在编剧与拍摄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个真正的新媒体人从来不只是会说话这么简单”“与非遗传承人的对话,让我学会用声音传递文化温度”——这些课堂无法复制的体验,已成为同学们专业成长道路上珍贵的养分。